当前位置:工作动态 >> 文章详情
黄冈:立良法护红色根脉 创范例显老区担当
——《黄冈市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条例》荣获首届“地方立法十大范例”提名奖
在首届“地方立法十大范例”推选活动中,《黄冈市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荣获提名奖,是湖北省唯一获奖的地方立法项目。条例自2018年2月1日起施行以来,不仅成为黄冈守护红色文化的法治宣言,更成为全国革命遗址遗迹保护立法的标杆性实践,生动诠释了地方立法如何回应时代需求、守护精神家园、赋能区域发展。
坚守初心,传承红色薪火
黄冈市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这里曾爆发黄麻起义、见证中原突围,走出200多位开国将帅,44万英雄儿女为国捐躯,5.5万人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留下792处革命遗址遗迹,红色文化遗址遗迹范围广、数量多、价值大,影响深远。这些承载着“紧跟党走、不胜不休”老区精神的实物载体,既是近代中国革命的重要见证,更是赓续红色基因的核心资源。
条例实施前,黄冈部分革命遗址遗迹面临着“保”与“用”的双重困境,300余处革命遗址遗迹尚未核准为文物保护单位,缺乏基本管护,甚至有少数烈士墓杂草丛生、纪念碑风化破损,红色资源活化利用与井冈山、延安等地差距显著。
2016年,黄冈获得地方立法权。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响应党中央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号召,将革命遗址遗迹保护列为2017年年度立法计划审议项目。其核心目的在于解决三大痛点:一是构建覆盖全域保护体系,将尚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将军故居、烈士墓群等纳入保护范围,破解“重级别保护、轻基层遗存”的难题;二是厘清责任链条,明确市县政府组织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基层协助责任,改变多方参与主体责任不清的现状;三是打通保护与利用的通道,通过制度设计推动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文化资源和经济资源,让“养在深闺”的革命遗址遗迹成为老区振兴的精神动力。
突破藩篱,构建保护屏障
黄冈的红色文化景观,犹如繁星点点,闪耀在大别山麓,承载着革命先辈的理想信念,蕴含着伟大的革命精神,是激发民族自豪感、振奋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是无可比拟、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通过地方立法,保护黄冈革命遗址遗迹,对于弘扬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树立文化自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条例的突破性价值在于紧密结合黄冈实际,通过系统性制度创新破解保护难题,首次将尚未核准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革命遗址遗迹纳入保护范围,让那些隐匿于乡野、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角落,也能沐浴在法律保护的阳光下,实现了从“点”到“面”的保护拓展。浠水县虎山烈士合葬墓、团陂镇十三庙纪念碑等遗址,正是借此纳入保护名录,获得专项修缮资金,从荒废状态转变为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实现了保护对象从“选择性守护”到“全域性覆盖”的跨越。2024年修订的文物保护法也作出相似的规定,可以说黄冈的立法实践较好体现了地方性法规的“探索性功能”。
面对革命遗址遗迹可能遭遇的突发安全危机,条例设立的抢救性保护条款与专项资金保障机制,犹如一双坚实的臂膀,在危急时刻为遗址遗迹撑起保护伞。“文物保护员制度”“革命遗址遗迹管护责任人制度”的建立,更将责任细化到岗、落实到人,破解了以往保护工作中人员缺位、经费短缺、协同不畅的困局,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保护制度体系,为革命遗址遗迹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赓续血脉,焕发时代光彩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条例正式出台,黄冈市县两级检察院积极依法适用条例,大力开展保护英烈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工作,条例在多起英烈保护类公益诉讼案件中得到有效实施。
红安县七里坪革命烈士纪念碑前,荒草蔓延,红安县检察院依据条例向四部门发出检察建议,专业修复、定期巡查、杂草清除等系列工作有序推进,让革命烈士纪念碑重焕光彩。
虎山烈士合葬墓墓碑主体年久失修,风化脱落,掩藏在枯树杂草之中,浠水县检察院依据条例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督促依法履行监管职责。一年后,墓前青松翠柏交相掩映,新建了300余平方米的纪念广场、景观池,多项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在这里开展。
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地方性法规知识竞赛、执法检查、专题询问等活动,推动法规效能充分释放,督促麻城红四军军部旧址等5处遗址修缮、王近山故居等3处遗址陈展开放,通过聘请1599名文保员切实解决遗址遗迹无人看管问题,形成具有黄冈特色的3项具体经验和做法,取得明显成效。推动构建“人大监督、政府执行、司法协同、社会参与”的立体化保护格局,实现革命遗址遗迹从“被动抢救”到“主动守护”的转变,红安、麻城等地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热门目的地,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黄冈市旅游收入25.19亿元,同比增长26.87%,红色资源真正转化为发展动能,老区精神在法治守护中焕发时代光芒,成为黄冈最鲜明的文化标识。
习近平在湖北考察时强调,要在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上担当使命。《黄冈市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条例》的出台,不仅为黄冈红色资源传承与弘扬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撑,更向全国展示了革命老区如何通过立法守护精神根脉、赋能区域发展的成功路径。黄冈人大常委会将继续做好条例的实施监督工作,让红色文化在法治的守护下代代传承。(徐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