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代表风采 >> 文章详情
钱世云:追光路上,用初心书写人大代表履职答卷
在襄阳市襄州区,有这样一位人大代表:她曾手持话筒奔走新闻一线,用镜头记录时代变迁;如今肩扛使命扎根基层,以行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铮铮誓言。她就是襄阳市十八届人大代表、襄州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钱世云。从“记录者”到“践行者”,她的追光之路,正是新时代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生动缩影。
遇见光:在鲜活故事中读懂代表初心
钱世云与人大的缘分,始于2017年那个炽热的夏天。为献礼党的十九大,襄州区人大策划专题节目《喜迎十九大 代表在行动》,作为栏目负责人,她带领团队顶着七月酷暑,深入全区各地寻访人大代表的身影。
在双沟镇,她见证了人大代表兰冬云数十年如一日抚育孤儿的温情;在田埂间,她记录下农民作家周春兰笔耕不辍、用文字描绘乡村变迁的执着;狂风暴雨中,她跟随警察代表穿梭街巷守护平安;工厂车间里,她定格工人代表手握焊枪、在火花中坚守岗位的专注……三个月里,她的足迹遍布机关、校园、城市社区与偏远乡镇,镜头下收录了百名区、镇人大代表的鲜活面孔,耳畔回荡着一个个“身不离基层,心不离人民”的动人故事。
“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却都把‘人民’二字刻在心头。”这些身影让“人大代表”不再是抽象的称谓,而是一束束照亮基层的光。正是这份震撼与向往,在她心中埋下了追光的种子——渴望成为这束光中的一份子,为群众的期盼奔走,为家乡的发展发声。
追随光:以记者担当践行为民初心
榜样的力量,指引着前行的方向。她坚信:“只要坚持为人民群众鼓与呼,竭尽全力当好时代追光者,就一定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2020年新冠疫情来袭,钱世云主动请缨投身防控宣传一线。她白天深入隔离点、医院、社区,捕捉医护人员、基层干部、志愿者的战“疫”瞬间;夜晚伏案疾书,将一线故事转化为47条原创新媒体产品,让襄州抗疫声音登上“学习强国”、人民网等央媒平台。她采写的《一线护士日记:付婧婧的入党心愿》,以细腻笔触展现白衣战士的家国情怀,获人民网“人民战役”短视频二等奖;《咽拭子采集:他与病毒面对面》直击采样人员的无畏坚守,摘得长江云战役新闻一等奖,成为湖北省内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融媒作品。
星光不负赶路人。这一年,她获评新闻副高职称,更因始终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的担当,被纳入襄州区人大代表考察范围。从记录代表故事到向代表看齐,她的追光之路,每一步都踩在“为民”的坐标上。
成为光:用履职实效诠释代表使命
2021年11月10日,在襄州区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钱世云当选为襄阳市十八届人大代表。“追光而遇,沐光而行”,当梦想照进现实,她深知:代表不仅是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履职之初,光彩路段中央的高压电塔成了她心中的牵挂。这个矗立十余年的“拦路虎”,不仅影响交通通行,更暗藏安全隐患,群众多次反映却迟迟未能解决。2022年,市人大常委会将“提升城市交通功能”列为专题询问重点,钱世云作为列席代表全程参与。会上,人大委员们直击痛点的提问辣味十足,被问询部门负责人当场承诺整改时限。当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亲自追问电塔移除进展时,相关负责人红着脸立下“军令状”。三个月后,随着电塔的移除,群众出行难题也得到了彻底解决。这场“动真碰硬”的监督,让她深刻体会到:“人大监督不是走过场,而是实实在在为群众解难题的‘利剑’。”
日常履职中,她始终带着“记者的敏锐”和“代表的担当”。红星社区居民周艳、李随英反映的老旧小区屋顶漏水、院内积水问题,她不仅在采访中关注,更以代表建议形式提交人大。在人大督办下,改造后的小区焕然一新,居民们笑着说:“钱代表把我们的‘烦心事’变成了‘舒心事’。”从“钱记者”到“钱代表”,称呼的转变背后,是群众沉甸甸的信任。
从初遇时的向往,到追随中的锤炼,再到成为光后的坚守,钱世云的人大代表成长之路,始终围绕着“人民”二字铺展。她说:“无论是记者还是代表,脚下有泥土,心中有人民,就能成为照亮群众的一束光。”这束光里,有初心的温度,有成长的力量,更有新时代人大代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坚定身影,在为民服务的道路上持续闪耀。(毛小青、刘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