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市县动态 >> 文章详情

荆门市东宝区:“局长进站”架起民生直通车 办好群众身边事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5-07-23 09:21   [收藏] [打印] [关闭]

盛夏时节的荆门东宝,暑气蒸腾却挡不住为民服务的热忱。近日,东宝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局长进人大代表联络站”活动在各街道、乡镇陆续开展,区文旅局、农业农村局、教育局等部门“一把手”相继走进代表联络站,与人大代表、居民群众围坐一堂,在面对面交流中听民意、答民问、解民忧,让滚烫的民生诉求有了精准回应。

从“网红”到“长红”,文旅发展共绘新图景

“圣境山夜市的停车场何时升级?荆襄古道如何打造?”7月11日小暑当天,龙泉街道塔影代表联络站内,一场“文旅惠民・共话发展”主题活动气氛热烈。区文旅局局长范艳刚介绍完工作,代表们的提问便接踵而至。从夜市配套到古道开发,从宣传推广到研学设计,大家的建议既接地气又谋长远。

“文旅既要做‘网红’,更要‘长红’。”范艳逐一回应,承诺将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绘制文旅美食地图和研学路线,推动“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这番表态让提出“流量变留量”建议的代表频频点头。这场对话,让群众对文旅发展的期待有了具体落点。

从“田间”到“舌尖”,产业民生双向奔赴

栗溪镇大泉代表联络站里,中药材种植户们带着“干货”而来。区农业农村局局长丁哲夫在大泉代表联络站刚坐下,种植户就抛出“品质不稳、售价不高”的难题。“我们计划引进龙头企业搞深加工,还要打造地理标志品牌让大家的辛苦钱更保值。”丁哲夫的答复,让种植户们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

在象山市场,另一番民生图景正在绘就。面对游商占道经营的“老大难”,北门代表联络站的人大代表联合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实地调研。从“设置单双号经营点”的疏导建议,到“多部门联动执法”的管理方案,大家在“烟火气”里找答案,让城市文明与民生便利找到平衡点。

从“问题”到“方案”,机制保障民意落地

“食堂设施老旧,能不能改造?”区教育局局长杨军就和石桥驿镇的人大代表们一起前往学校实地查看,“改造资金本周到位,8月底前完成功能分区改造,新学期保证启用。”他同时针对代表提出的暑期防溺水问题承诺,将构建“家校社”三级联防体系,通过强化警示教育、微信群每日安全提醒等方式,筑牢学生安全防线。

这种“现场提问—实地查看—即时回应”的机制,让教育领域的民生诉求快速推进。从教学设施改善到暑期安全保障,每个问题都有具体解决方案,也让群众吃下“定心丸”。

从“试点”到“推广”,局长进站成为常态

“局长进站不仅是直通车,更是加速器。”东宝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张斌的这句话,点明了活动的初衷。通过开展局长进站,既畅通了民意沟通的“连心桥”,又聚合了“监督力”,更成为落实代表法和“两个联系”的实践路径、能力作风攻坚的生动案例、学习教育活动的具体抓手、重点建议办理的有效方法。

目前,东宝区已将局长进站从试点探索升级为常态工作,明确要求各局长进站需完成“政策宣讲、工作通报、意见收集、现场回应”四项核心任务,对能现场解决的问题“立即办”,复杂问题“限时办”,办理结果第一时间反馈至人大代表联络站。

如今,限时答复承诺写进机制,部门联动合力持续增强,民生清单正逐项转化为幸福账单。正如群众所说,“局长来了、问题解决了,心里更舒坦了。”在东宝这片热土上,民意与政声的同频共振,正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胡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