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市县动态 >> 文章详情
荆门:创新开启公众参与立法新渠道,意见征集平台助力“民声”变“法声”
7月15日,荆门市十届人大常委会召开党组(扩大)会暨第四十八次主任会议,听取了关于荆门立法和备案审查意见征集微网站建设情况的报告。该意见征集平台是市人大常委会官网的进一步拓展,通过数字化手段将全市11个基层立法联系点串联成矩阵,市民扫码即可直接参与法律法规制定和规范性文件审查,标志着全市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加速迈进“指尖互动”新阶段。
该平台通过打造三大功能模块,旨在打通民主立法“最后一公里”。其中,“法律、法规草案”模块外链市人大常委会官网法规草案专栏,公众可同步查阅草案说明并提交修改建议;“荆门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规章、规范性文件数据库)”模块外链荆门市人民政府官网“政府信息公开”(规章、规范性文件数据库),点击可阅读荆门市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等并提出审查建议;“荆门市地方性法规公开栏”“立法动态”“办理进度”模块,宣传展示全市人大立法工作,展示意见建议办理进度,反馈办理情况等。
该平台构建了覆盖全市的“一码一权限”分级管理体系。系统共生成12个专属二维码,其中11个分发至各基层立法联系点,1个由市人大常委会统筹使用,确保民意收集既广泛又高效。
针对国家立法和省级立法中的热点、焦点问题,综合考虑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地域、类型、行业、服务对象等特点,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将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向联系点发布征求相关法律、法规草案修改建议的任务,通过平台收集公众的意见建议,让全市民意有序直达国家和省级立法机关,以“看得见的民主”激发公众参与热情。
“平台把立法机关和老百姓的直线距离缩短到‘扫一扫’。”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平台已初步建设完成,市民可通过手机随时参与立法进程,让“街头巷议”成为法治建设的源头活水。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也将通过精准化运行,将该平台打造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示范性载体,为法治荆门建设注入新动能。(李蕾蕾、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