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市县动态 >> 文章详情

郧西县:“冷数据”背后的“热土地”——一场凝聚人大代表之力的林地“守望”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5-07-15 10:01   [收藏] [打印] [关闭]

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的郧西县,58.4万亩耕地大多依山而存、林耕交错。2023年,当耕地保护工作迈向精细的“像素管理”,一项耕地流失整改的“两难”任务打破了这片土地的宁静。如何破解现有耕地库与第一轮退耕还林面积交叉重叠导致无法整改这一难题?郧西县人大常委会立足自身职能,着力推动土地“林耕”属性的精准锁定,为破解难题提供了“郧西方案”。

耕地流失整改——“考题”

2024年8月的一个清晨,薄雾笼罩着马安镇白家山村。郧西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跟随农户老曹,踩着湿滑的山径缓步前行。站在山腰处,老曹指着眼前郁郁葱葱的林地,声音中带着几分无奈:“你们看这片板栗、杨树,凝聚了我二十年的心血,如今却被说成‘毁地种树’。”他小心翼翼地取出那张盖有鲜红公章的林权证,“这可都是正儿八经登记在册的防护林啊!”

穿过店子镇北山沟村杂草丛生的羊肠小道,调研组在村干部的引领下,历经半小时步行才到达三组的山坡。望着眼前枝繁叶茂的拐枣林,村书记杨光兵忧心忡忡地说道:“这些拐枣树是2002年退耕还林时种下的,如今树冠密实得连阳光都难以穿透。这样的林地竟被要求恢复耕地,且不说这是百姓的经济林木不能砍伐,就算真的复耕,这么偏远的地方又有谁会来种呢?”

在湖北口回族乡的大山里,乡人大主席王一平指着眼前一片笔直挺拔的红椿林,感慨万分:“如今村民都搬迁到集镇上居住了,连椿芽都无人采摘,更何况这些林地都有林权证,谁敢为了耕地流失整改轻举妄动?”

五天时间里,由郧西县人大常委会城环工委牵头,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县人大代表组成的调研组走访多个乡镇,发现类似问题普遍存在。这些退耕还林地块因与现有耕地范围重叠,在卫星遥感监测中被标注为“耕地流失图斑”。

“全县耕地流失整改地块零星分散在18个乡镇285个村,其中大多数地块位于山顶或半山腰,整改支出费用巨大,一半以上整改地块因无人耕种、野生动物侵害而再次撂荒。”市人大代表、郧西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王德忠在介绍全县耕地流失整改工作时面露难色,“一刀切式整改让基层干部苦不堪言,农户反应非常激烈。”

耕地流失整改事关重大,退耕还林工程来之不易的成果同样值得珍惜和维护。这道“考题”,是摆在地方党委、人大、政府面前的“坎”,需要政治智慧与勇气去破解。

核准问题图斑——“解题”

现有耕地库与第一轮退耕还林范围存在重叠,导致部分退耕还林地块被误划为耕地流失图斑,盲目整改必然导致错上加错。面对这一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郧西县人大常委会协调自然资源和规划、林业等部门组建专项工作组,开展第一轮退耕还林矢量化工作。

“数据精准是关键,只有逐块分解核实,才能实现‘卫星图’与‘民意图’的完美对接。”郧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胡勇要求。

为确保第一轮退耕还林矢量数据的精准,工作专班组织开展了一场覆盖乡镇、村、组、农户的四级联审工作。在各乡镇林业站,以退耕资金兑现底册为依据,通过电脑系统逐一核实每个图斑的退耕面积及农户信息;在各村委会,邀请当年亲历退耕还林工程的老干部,细致确认每一处地块的具体位置;在各村民小组,结合最新影像图和林权证,与小组长严谨核准每户的退耕还林图斑范围,实现退耕地块与农户的精准对应。

为进一步核准退耕还林图斑边界,工作专班将初步形成的矢量数据上传至“湖北省国土调查云”平台。外业核查小组随后实地对相关图斑进行核实和举证,剔除实际不属于退耕还林的区域,最终将初步测算的19.82万亩精准核定为16.6万亩,确保了矢量面积与退耕还林实际实施面积的完全吻合。

随着第一轮退耕还林图斑边界的准确核定,工作重心随即转向了一项更为精细的任务——与现有耕地重合区域的精准识别。

“通过专业软件将2023年最新的国土变更调查耕地数据库与退耕还林矢量化成果进行系统性比对,最终精确得出全县现有耕地与第一轮退耕还林的重合面积为5.85万亩。”当最后一个地块的比对工作完成后,全县现有耕地与第一轮退耕还林重合地块的矢量化工作圆满收官,为后续整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探索“郧西方案”——“破题”

在这场攻坚战中,各级人大代表们以“人民代言人”的责任担当,奋力破解历史难题。省人大代表、时任县长王兵深入各乡镇调研全县退耕还林图斑整改工作,向省人代会提交《关于完善生态功能区耕地保护工作机制的建议》,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024年12月8日,省自然资源厅、省林业局在十堰市召开第一轮退耕还林地类属性及数据复核工作座谈会,对郧西县的开创性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就第一轮退耕还林矢量化与现有耕地重合的历史问题,建议县级相关部门逐级上报,经市、省、国家三级林业部门审核通过后,最终由自然资源部对重合面积予以核减。随后,恩施州宣恩县、襄阳市南漳县等地专程到郧西县实地考察交流。

“我们将全力配合上级相关部门对全县第一轮退耕还林矢量成果的核查验收,最终在国家层面对我县耕地库中与第一轮退耕还林面积重合的5.58万亩予以认可。”在2025年4月县人大常委会召开的政府部门负责人履职评议整改测评会上,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王德忠郑重承诺。

面对群众普遍关注的耕地流失整改与山区实际脱节这一难题,郧西县人大常委会精准把脉,通过开展工作评议精准定位问题症结,采用“跟踪监督+代表助力”推动在全省率先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谱写了一曲基层治理与民生福祉和谐共进的动人乐章。(周勇 张显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