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市县动态 >> 文章详情

荆门市东宝区栗溪镇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里议“药”事,局长现场解难题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5-07-15 09:02   [收藏] [打印] [关闭]

季夏时节,阳光炙烤着青山翠谷,荆门市东宝区栗溪镇大泉人大代表联络站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区农业农村局局长丁哲夫走进代表联络站,与三级人大代表、群众代表及中药材种植户围坐一堂,开展“局长进站”活动,共谋山区中药材产业发展。

局长报告:履职尽责护航发展

“各位代表,区农业农村局主要有十五项工作职责……”活动伊始,丁哲夫向与会人大代表和基层群众代表介绍单位职能职责、重点工作情况。他表示,四年来安排衔接资金2000多万元,支持栗溪54个项目建设发展,形成了以折旗村、南庄河村为中心的2个中药材种植圈,栗溪镇中药材种植特色产业已逐步成型。此次“局长进站”活动机会宝贵,一定认真听取代表和群众的意见建议,努力把农业农村工作做得更好。

代表建言:产业困境亟待突破

“栗溪镇种植中药材已有数十年历史,近几年在政府鼓励支持下,种植面积突破4000亩,但如今却面临品质不稳定、价格波动大的难题。”区人大代表陈威的率先发言,道出了药农们的心声。他提到,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和深加工能力,优质药材往往以低价外流,好药没有卖出好价。其他代表也纷纷发言反映,种植技术落后、品牌影响力弱、产业链条短等问题,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拦路虎”。

现场反响:精准施策共绘蓝图

代表们畅所欲言,气氛热烈,丁局长认真记录每条建议,当场给出回应:“中药材是山区的富民产业,我们将认真梳理研究。”他提出三项举措:一是完善产业规划。修改完善《东宝区统筹整合涉农项目资金资源发展中药材产业和肉羊产业实施方案(2025—2026年)(初稿)》,明确产业发展重点方向。二是坚持延链强链。联合科研院所推广生态种植技术,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引进龙头企业开展精深加工,提升产业附加值。三是加快品牌建设。围绕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开展地理标志资源普查工作,并落实阶梯式培育措施,打造地理标志品牌。“要让药农的辛苦钱更保值,让中药材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此次“局长进站”架起了农业农村局与基层群众之间的连心桥,面对面“零距离”沟通汇聚了向心力,不仅增进了理解互信,更解决实际问题汇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张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