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市县动态 >> 文章详情
汉川市:开展“四项行动”推动“代表行动”务实见效
今年以来,汉川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落实省人大“聚力支点建设·代表行动”、孝感市人大“代表行动”部署会议精神,结合实际,成立“聚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四级代表在行动”领导小组,组建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光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包装印刷和泛家居、现代农业和服务业、食品加工和电力能源6个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代表行动小组,组织开展“四项行动”,充分发挥代表在示范引领、扩能提质、做大做强代表所在企业方面的作用,推动代表行动务实见效。
开展代表“双研”行动,把准产业脉搏。一是开展调研行动查短板。组织代表定期走访企业、收集诉求,梳理产业链断点堵点,助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纺织服装是汉川市“3+X”主导产业之一,纺织服装产业代表行动小组分别走访32名纺织服装行业企业代表,并召开座谈会,围绕如何利用汉川服装纺织产业链完整的优势、抢抓沿海服装业回流的机遇、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等方面,共谋发展良策,收集意见建议16条。经梳理汇总后,转交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跟踪办理落实,用心用情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助力汉川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开展研学行动提能力。依托工业园区代表家站,开设“产业政策大讲堂”,邀请发改、经信、科技、税务等部门负责人解读产业专项政策。组织全市四级人大代表开展“汉川市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支持政策”培训学习,提高惠企政策知晓率。目前,全市各乡镇场、街道以代表小组为单元,在全市113个代表家站组织四级人大代表培训1300人次。
开展代表“双带”行动,发挥示范作用。一是企业代表带头响应。引导全市120余名四级企业代表强化支点意识、履职意识、争先意识,带头响应市委政府号召,遵规守纪,模范经营;带头开展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绿色转型;带头参与政府及相关部门举办的展会、论坛、推介会等活动。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按照1.5倍系数谋划和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在扩能提质、招商引资和产业延链补链等方面发挥带头引领作用,助力实现3年内打造纺织服装千亿级、装备制造500亿级、食品加工和包装印刷2个300亿级的产业集群目标。二是企业代表带领发展。依托新河、马口工业园区代表家站资源,搭建企业代表沟通平台,引导产业链主企业代表加强企业组团合作,开拓外部市场,推动企业做大做强。依托产业战线的人大代表提供技术咨询、标准制定、知识产权保护等互助服务,协同引入前沿技术资源或组团针对共性技术开展联合攻关,赋能本地产业升级。马口镇际华3509纺织公司是湖北省首批创新型企业,在孝感市人大代表、公司常务副总苗馨匀推动下,与武汉纺织大学共建“际华纺织工程研究所”,联合开发气流纺高品质功能性纱线,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带动了马口镇纺织产业创新发展。
开展代表“双引”行动,汇聚发展动能。一是招商引资引项目。动员全市四级人大代表利用自身优势和人脉资源,积极收集招商信息,进行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今年以来,59名各级人大代表提供线索并跟踪招商项目61个,目前,已动工建设项目12个,总投资31.5亿元;已签约正在办理相关手续的项目37个,总投资317.36亿元;正在跟踪项目12个,总投资21.9 亿元。二是招才引智聚活力。号召代表当好汉川“代言人”“联络员”“推介者”,聚焦“3+X”产业需求,引荐优质企业和高端人才来汉川投资兴业、创新创业,推动“产业聚才、项目引智”。组织四级人大代表走访重点企业,通过问卷调查、专题座谈等方式,靶向摸排企业需求,梳理紧缺人才目录,动态更新《产业急需人才清单》。目前,已为10多家企业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6名。
开展代表“双推”行动,破解发展难题。一是联动推动强链条。深化代表家站“建在工业园区、联在产业链上、助力产业发展”创新工作,在新河、马口工业园区建立“产业代表家站”,按“3+X”产业链组建专业代表小组,开展“进站问需”。依托新河、马口工业园区代表家站、行业协会等平台举办“产业链对接会”,产业链企业代表主动搭建交流平台,积极参与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计划,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二是监督推动解难题。6个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代表行动小组,由主任会议成员任组长,深入全市“3+X”产业链重点企业开展调研走访,分小组召开座谈会,建立企业反馈问题台账。组织开展“局长进家站”等活动,通过“链长牵头、局长到场”协调会,推动人大代表、企业负责人、部门负责人面对面沟通协商,推动企业融资、用地、用工、政策支持等问题的解决。截至目前,已走访代表企业120余家,收集意见建议80余条,经梳理分类后已转交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办理,并及时跟踪督办、回访问效,务求代表行动取得实效。(汪超华 杨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