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市县动态 >> 文章详情
铸魂赋能强本领 实干担当促发展——武昌区人大扎实推进“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
武昌区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区委关于“干部素质提升年”工作部署,紧密围绕自身职能定位,深入推进“铸魂・赋能・砺行”淬火提能工程,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人大干部队伍,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一、铸魂领航,筑牢政治忠诚“压舱石”
锚定政治建设,积极构建“思想引领、学习在先”的长效机制。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常态化开设清风讲堂,扎实开展政治生态评价,推动清廉机关建设取得实效。聚焦“青年铸魂”行动,常态化组织青年干部列席区人大常委会会议、主任会议、中心组理论学习等重要会议,不断丰富青年学习小组的形式和内容。今年以来,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内容,累计开展专题学习6次、主题读书班2次,结合重要时段组织青年干部主题教育等活动7次。
创新学习形式,精心打造“学思践悟、知行合一”的闭环体系。通过专题研讨深学、对标整改真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机关干部围绕全省全市“新春第一会”部署、区委支点建设要求、弘扬“三大精神”等内容,开展集中研讨6场和“武昌周周讲”区级大讲堂1次,结合人大工作实际制定改进举措20余项,形成“学习-研讨-落实”的高效工作链条,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二、赋能提效,锻造履职攻坚“硬实招”
开展立体式培训,激发“比学赶超”内生力。深化履职课堂,常态化开展常委会会前学法,组织经济、民生、城建等重点领域政情通报会,帮助机关干部和人大代表更好地了解区情区貌。虚心“取经问道”,组织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者赴浙江大学围绕数字经济、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等内容开展学习,汲取先进地区工作经验。推进“传经+亮剑”交流机制,老同志分享经验技巧,年轻干部发声亮剑,激活人大机关拼搏赶超“一池春水”。
实行多维化轮岗,打造青年干部“练兵场”。实施支部书记轮值,青年干部轮流牵头主题党日活动等重要工作,在学思践悟中增强党建工作本领。推动业务部门轮岗,选派年轻干部到重点岗位挂职锻炼,在“摸爬滚打”中提升业务能力。探索基层站点轮派,安排干部参与基层立法联系点、代表工作站等窗口式岗位工作,在立法征询、代表接待、矛盾化解中锻造复合型队伍。先后推荐两名青年干部在拆迁一线和经济“主战场”挂职,并获区委提拔使用。今年以来已安排四名科级干部轮岗交流,提拔正科级干部两名,两名科级干部获职级晋升,营创出干部埋头干事、进步组织关心的良好氛围。
三、砺行争先,争做服务发展“排头兵”
践行“一线工作法”,问需于企、问计于民,在为民服务中砥砺初心。创新开展“支点武昌・代表三进”活动,累计组织代表参与建议督办等活动30余场,推动解决“促进教育公平”“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等群众关切问题50余个。推进“双联双促”,累计走访基层单位40余家,收集“均衡教育资源配置”“加强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意见建议120余条,形成调研报告8篇和人大专报1期,为区委决策提供有力参考。
推进专业化调研,聚焦热点、突破难点,在破题攻坚中践行使命。构建“处级干部领衔+科级干部协同”工作模式,聚焦武昌推进支点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组建6个专题调研组,创新“揭榜挂帅”“以老带新”工作机制,推动干部在选题、走访、分析、成稿的全流程中锤炼调查研究基本功,在“寻寻觅觅”中找准问题症结、探索破题路径、服务区域发展。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下一步,武昌区人大常委会将紧紧围绕“铸魂、赋能、砺行”主线,持续完善培养体系,强化考评激励机制,推动机关干部在服务全区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民生改善中积极担当作为,以高素质人大干部队伍为武昌在全省加快建成支点、全市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中展现更大作为提供助力。(洪亮、魏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