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市县动态 >> 文章详情
聚焦法治赋能与实践创新 丹江口市人大代表能力作风提升培训班侧记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升全市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和作风建设水平,5月20日至21日,全市人大代表能力作风提升培训班在市委党校顺利举办。来自全市部分市人大代表及镇办人大主席(主任)、人大工作者共计150余人齐聚一堂,围绕提升依法履职能力、密切联系群众等内容展开深入学习交流。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宋勇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宋勇强调,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加强代表培训,是提升代表履职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必然要求。希望各位代表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增强依法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人大代表的新担当新作为。在学习培训期间各位代表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充分认识学习培训的重要性;要深学笃行强本领,不断夯实能力基础,加强政治理论、法律知识和履职业务的学习;要严守培训纪律,营造良好学风,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深学法规强根基,两场专题解读筑牢法治底色
培训班以《代表法》《监督法》专题解读为“开篇课”,邀请浙江大学专家和人大代表授课。在《代表法》课堂上,授课老师结合新《代表法》的颁布实施,围绕代表的选举任免、权利义务、履职保障等核心条款,结合基层代表履职中的典型案例,系统阐释了“如何做一名合格称职的基层人大代表”的法理逻辑与实践要求;《监督法》解读则聚焦监督程序、审议意见落实、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等重点,通过对比分析监督实例,引导代表把握“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的方法论。
“以前觉得依法履职是‘软要求’,听完课才明白每一项职权都有清晰的法律边界……”一位基层代表感慨道,“回去后要把法律条文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具体行动。”
实地观摩取真经,走进代表联络站看“一线实践”
培训期间,全体学员实地参观了均州路街办老广场社情民意收集点、大坝街办畅春园代表联络站等2个示范站点。每到一处,代表们认真听取街办人大工委主任关于“标准化建设、常态化活动、精准化履职”的经验介绍,仔细翻阅代表履职台账、民生问题办理清单等软硬件资料。
在均州路街办老广场社情民意收集点,“民情二维码”扫码即享服务等创新做法引发热烈讨论。“联络站不是‘摆设’,而是代表扎根基层的‘根据地’……”镇办人大主席(主任)们纷纷表示,将对标先进完善站点功能,把联络站打造成“群众家门口的民意窗”。
座谈交流谋实策,镇办主席(主任)共话基层人大建设
培训班特别安排镇办人大主席(主任)座谈会,围绕“如何破解基层人大工作薄弱环节”展开深入研讨。会上,4位镇办主席(主任)作交流发言,分享了“代表履职阵地作用发挥”“代表小组如何开展活动”等基层实践经验。市人大常委会领导认真听取发言并回应指出:“镇办人大是人大工作的‘神经末梢’,要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强化‘主业’意识,聚焦‘小事、实事、难事’创新监督方式,通过代表行动活动,让基层人大工作‘活起来、实起来’。”
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受到了各位代表的广泛好评。代表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培训,不仅学到了新知识、新技能,更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进一步增强了履职意识和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以此次培训为新的起点,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依法履行代表职责,积极为民代言、为民谋利,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下一步,市人大常委会将锚定新时代人大工作新方位,持续深化代表履职能力建设,引导代表以更高站位服务大局、以更实作风联系群众、以更强担当助推发展。持续加大代表培训力度,创新培训方式方法,为代表依法履职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保障,不断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柯红磊 杨鑫雨)
责任编辑:李靖